#7 心理咨询的得到与失去

2024/09/06 09:06

今天是9月4日,是我长达三个月的心理咨询结束的日子。

三个月的时间里,本体的我从心理上、生理上都发生了很多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咨询的过程看似漫长、缓慢,却又不断在细水长流间给予你某种支持与打破。

我总是说,心理咨询是一个得到与失去的过程。在结束咨询的日子,我也将这句话说给了我的咨询师听。当我把得到与失去的东西,试图放在一个天平上去衡量时,获得了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之后,便也是我能够结束咨询的时刻到来。

思量再三并间隔了一周以后,我非常果敢地和咨询师说出了,「暂停这个阶段的咨询」,这一句话。当然能够说出这样一句话对我而言,也非常的不简单,是一种巨大的变化。

对于这三个月的旅程,我积攒了很多的感受与感悟,总在等待一个足够坚定、能够分享的时刻到来。正好这两天有朋友问我,「咨询的感觉怎么样?」「咨询有用吗?」正好借此机会,也来和大家分享吧。

-

📒心理咨询到底有用吗?

大概这是所有想做咨询的人,在踏出这一步之前,最想问的问题。咨询有门槛,槛的不在理解和表达,在金钱。少则两三百,多则大几千,虽然有分很细致的流派和风格,但再怎么分门别类,前几次咨询基本上都是非常雷同的,不停地表达、倾诉以及非常稀疏的回应与点破。

碰上有的事情,可能你不愿意说,或者你说太多的时候,咨询师几乎不会打断你,也不会给你什么你所渴望的想要的回应和帮助,甚至可以说ta唯一的作用,就只有听。这么想来,花了几百大洋,换了个空间不停地挖掘自我,重复地讲明明是可以和朋友讲的事情,没有获得什么实际上的帮助,看来毫无必要。

能否能够在前几次咨询就获得帮助这件事,大抵也与你所期待讨论的事件和矛盾本身有很大关系。如果你很清楚地知道,我就是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,有什么样的困惑,或者你希望通过咨询获得怎样的帮助,你有驱动力的话,是可以从咨询师的提问里获得帮助的。但如果你没有内驱力的话,那么咨询很大意义上,便是一个你在迷雾中寻找自我的过程。

咨询师本质上不会给你提供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建议性帮助,合理性疗愈偏多。每当我开始摊开我的矛盾、我的纠结、我的拧巴时,她似乎提着一盏灯,带着我绕过迷雾,走向那个我最恐惧面对的自己。作为比大多数人都要敏感的个性,其实她说的,我说的,所有表露出来的情绪,我都完全知晓。只是这些情绪是否要成为主导我本体的绝对因素呢,我又害怕,却又在不停地被吞噬着。

这也是「合理性」存在的必要意义。咨询的过程中,总是能听到很多次的「你没有错」「没有关系」「是可以这么做的」之类合理认同的表达。这对我而言非常重要,给了我一个逐渐认识和认可的过程。

既然是过程,那么就意味着需要一个长期的时间。你与咨询师之间需要了解,需要有很多的铺垫,很多的交流,也同样需要很多的改变。就跟喝中药一样,只是喝几天,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。

心理咨询到底有用吗,我觉得是有用的,但需要时间,需要金钱,需要意志力。前两者很好理解,意志力是什么?是一直述说的勇气,是一直揭开伤疤的深吸一口气,是不畏惧疼痛与失去的隐忍。如果你没有的话,也没关系。可能慢慢地,都会有的。

-

📒心理咨询是一个得到与失去的过程

想起和我的咨询师提到这句话时,她问我,你得到了什么?又失去了什么?

先说说「失去」。就像「丑话说在前头」一样,反而有种得到更多的错觉,但我认为是好的心理暗示。

我提到印象最深刻的一次,聊起了某些困扰我许久的问题之后,咨询师几乎是一语点破了我在这种关系中的真实状态,把我隐藏的很深的怨与恨全都挖了出来。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,冲毁了所有的一切。始料未及的冲击,像是砍断了我的手臂一般,疼痛得剧烈,却又无法用任何言语表达。

仍记得那天结束之后,我站在咨询室楼下,没有眼泪,却不停地抽了很多很多的烟。好像只有抽烟这一机械行为,才能让我稍微接受一点这残酷而又痛苦的现实,我尽力地用外力的方式,阻止疼痛扩散至全身。而更加残酷的是,我还要继续用虚假的面孔去面对这份现实。

我丢失了一副安全的盔甲,要学会去面对真实,但我却还没有能力和实力去面对它,我该怎么办呢。那个当下我像个无头苍蝇,只能机械地呼吸、即便空气十分浑浊。

还有另一种失去,是我最近感受最为强烈的。正如我很久没有再动笔写日记,亦或是记录很多真实的痛感,可以说我正在失去这种能力,并且恐惧得到这种能力。对于外界的声音,我不再好奇,也不再有过多的探索欲——有一种可能,是这个外部的世界发烂发臭,我也提不起兴趣;还有一种可能,便是我只想关注我自己,已经不愿意再去被外力所影响了。

而记录本身,就在不停地扩散情绪、扩大这种负面影响。我恐惧,所以我选择了控制。在控制中,我也渐渐失去了这种能力。或许对于工作而言,并不算是绝对的好事,但对此时的我来说,大抵是一个还不错的变化。

既然失去了这么多,那我又得到了什么?

起码此刻来说,最重要的便是「稳定」。「情绪稳定」这个词虽然令人作呕,却又有无数的人追捧与信奉着。当经历过起伏与动荡之后,回归平静与秩序之中,再怎么讨厌这个词的人,也会理解和成为「情绪稳定」的拥护者。放在我身上最有趣的例子便是,无意中发现我上升星座是处女座这回事。我感到厌烦的同时,却也在理解、成为土象。命运总是不停地嘲笑、捉弄我,却又在给我新的希望。

另一个改变,是我目前非常欣喜以及骄傲的,便是不再对社交和沟通有强烈的负担与压迫了。用现在的话说,就是由i变e,可以霸凌各位小i人了。神奇的是,原本话非常多的我,变成e人之后却话少了。这让我意识到,我不再因为「不对话」这件事感到局促,也不会因为强行对话而有不安和难受。说话也好,不说话也好,都是很自然的事情。

也正好与朋友提到工作上的一个新态度,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是「我想不想做」,而不再是「我能不能做」。没有什么能不能的,除了上刀山下火海敲代码不太行,只要我想做的,都可以用各种方式实现。我想与不想,才重要。

要说这一切都是通过咨询来获得的吗,我只能说有60-70的部分是的。剩下的,大多数还是靠自我的顿悟与思考。大概一个月以前,我还是一个话很多、用日记疏离心中情感的人。当然并不是在说这样的方式不好,只是对我而言,不再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证明「我是我」了。

-

📒最后,最后

其实关于心理咨询做与不做,坚持与否,都看自己是否需要和判断标准是什么。

我当时最大的感受在于,没有任何内驱力,我知道自己无法自我恢复与痊愈时,咨询师的存在像是给了我一个可以喘息的异世界。很多事情我可以说,可以变得合理,可以有人无条件地支持、站在我身边。这是当时的我最希望得到的某种力量。但后来好像他人的力量变得没那么重要,开始关注自我之后,我和咨询师讨论得更多的,便是情绪的合理性,以及当消极情绪出现时,我该怎么去把一切都合理化。

就在两周前,我还偶有「悲哀」的心态出现。总觉得以前的敏感很可贵,如今有些惯性的空白机制,实则为情感悲哀的一种表现。当时咨询师跟我说,「你只是还没习惯而已」。为什么一定会是悲哀的呢,那都是你的不接受、不理解在作祟,本质上你还是恐惧它。换个角度想,当负面情绪袭来,你有了一种放空、退后的能力和机制,那也是另一种保护和自救。

当时我还有些半信半疑。如今并不能说完全理解、适应,但也在习惯和了解自我上,在前行着。当然如果我还有钱的话,能和咨询师聊聊天,解开那些依旧矛盾的、纠结的地方,也未尝不可。但毕竟财力有限,先暂停一段时间,或者也是一种好事。

但愿这篇长长的分享,能够帮助到想要去做咨询的你,亦或者是仍然对咨询感到好奇、又或是有偏见的你。祝福大家健康、快乐、平安。


momo / 毛毛
影视媒体民工,迪士尼保安
努力成为一个半吊子小说作者

🎧 播客节目:「聊一会儿八」
一档漫谈影视娱乐圈中人与事的播客节目
🎬 自媒体栏目:「不戏NODRAMA」
一个专注对话、认真表达的影视戏剧自媒体